大干一場,養40頭牛,建牛舍只需2萬
來源:甘肅雄康牧業發布日期:2022-06-07 10:49:50點擊量:
一、建造牛舍的要求
② 設計合理:在設計牛舍時,首先要考慮糞便和污水的處理方式。如果是采取種養相結合的模式,就要根據現有種植土地面積處理糞水的能力,來規劃牛舍的建筑面積。糞水還可以用有機肥加工和沼氣處理的方式,牛舍的面積需要大一些,成本相應就要增加。
二、建造牛舍選擇場址應考慮的幾個問題點
① 符合農業發展的規劃:牛舍的場址要遠離生活區,在水源的下游,避免因為牛舍污染環境,影響居民的生活,有利于開展防疫工作。若是有種植的草料基地,牛舍可以在基地的附近建造。
② 水、電、交通要便利:牛舍要求水量和電量充足,如果沒辦法保證電力供應,要安裝發電設備。場址要保證拉飼料的車進出方便,也要避免主干道來往車輛的噪音和粉塵,最好是與主干道保持200米左右的距離。
③ 氣候與地勢:適合肉牛生長的溫度是-4~21度,濕度保持在60%~75%,最好是選擇地勢高一些的地方,要求地里平坦,建牛舍的時候比較方便,地形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盡量避免狹窄的坡地。

三、牛舍合理布局
養殖40頭牛,屬于大規模養殖,建造牛舍就要完善一些,主要分為生產區、儲存區、糞水處理區等主要的區域。
① 單排牛舍生產區域的布局:生產區域主要是牛群休息和吃食的地方,在規劃的時候要根據飼養的數量來決定。養殖40頭牛,舍內就要有牛床、飼槽、喂養的通道、排水溝等設施。其中,單排牛舍只需要安裝一排牛床,可以節約面積,牛的頭部安裝飼槽,排水溝就挖在后面,通道要保持1.5~2米的寬度。
② 牛舍的結構類型:牛舍可以設計成敞棚式、半開放式和封閉式,養殖戶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來選擇。敞棚式牛舍的結構比較簡單,四面不需要建圍墻,只建端墻和柱子用來支撐棚頂,成本較低,通風和采光效果比較好,但保暖性差,只適合在氣候溫暖的地區。半開放式就需要建三面墻或四面墻,但不用太高,只建半墻,牛舍的棚頂沒有墻體支撐,氣溫較低時,墻體可以用草氈或毛氈蓋住保暖,這種方式比敞棚式牛舍造價稍高,具有一定的保暖效果,適合在冬天不太寒冷的地區。全封閉式牛舍就適用于北方氣候較寒冷的地區,牛舍的四面都要建滿墻達到封閉的效果,采光和通風主要靠窗戶,這種結構保暖效果最好,但造價也最高。
③ 儲存區:用來儲存飼料或調配飼料,可以建造在牛舍的側面,分為飼料儲存區、青貯池、調配區等。調配飼料的區域可以離牛舍近一些,方便運送飼料,提高工作效率。
④ 糞水處理區:建造在牛舍的下風處,離牛舍和儲存區域最少有100米的距離,中間砌一道隔離墻作為隔離區,門口建一個消毒池。當有牛發生疾病,可以單獨放在隔離區,以免疾病傳播。場區要規劃好進排水系統,糞水處理區要挖排水溝,處理糞水的過程中方便用清水沖洗。
⑤ 綠化區:在規劃牛舍時,可適當留一片地出來,作為綠化帶,種一些樹木,可以遮擋陽光照射,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粉塵,改善牛舍的空氣環境,高溫的季節,牛群還可以在樹蔭下避暑。
四、單排牛舍的建造方式
① 建造牛舍:牛舍的地基要挖一定的深度,用磚砌100~120厘米,地基上面鋪上油氈防潮,若是建造半開放式和封閉式的單排牛舍,墻體的厚度保持在20厘米,高度保持100厘米作為增裙。棚頂的材質要求防水,隔熱保溫,重量較輕,頂棚應與地面保持300~340厘米,頂棚的屋檐與地面保持240~280厘米,頂棚和屋檐建得太高,保暖效果差,建得太低,影響通風透氣。牛舍的地面要求防滑,容易清洗消毒,大多是采用水泥地面。牛舍的門可以用推拉門,節約使用面積,門的寬度在2~2.2米,高度不能低于1.8米,以方便進出。
② 建造牛床:牛床的尺寸根據牛的大小來定,一般養殖肉牛,牛床的長度保持在165~185厘米,寬120~125厘米,建造時要保持1.5%的坡度,前面高后面低,可以用的材料有水泥、瀝青、磚、木頭等。
③ 建造飼槽:養殖40頭牛,建造飼槽時可以順著牛頭的位置建一個通槽,中間不用做隔斷,飼槽隔一段距離就要安裝一個水龍頭方便沖洗。飼槽上寬保持50~70厘米,底寬保持30厘米,使底部呈弧形。
小結:養殖肉牛,建造單排牛舍有一定的優勢,應根據當地的氣候,肉牛的品種,用最低的成本,建造出合適的牛舍??梢跃偷厝〔?,避免浪費,節約建造成本。養殖40頭肉牛,建造單排牛舍,成本就可以控制在2萬以內,養殖戶的信心大增,下半年再大干一場。

上一篇:一個標準牛場需要的設備!
下一篇:養奶牛大棚建設 養牛棚搭建方法 牛舍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