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肉牛養殖飼養管理技術規程
來源:甘肅雄康牧業發布日期:2022-03-04 09:24:44點擊量:
一、標準規定了無公害肉牛養殖的產地環境、飼料添加劑、獸藥的使用原則和要求,飼養管理技術等,本標準適用于硯山縣天圣牧業有限責任公司無公害肉牛養殖。
二、引用標準: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
NY/T388 畜禽場環境質量標準
NY/5027—2001《無公害食品畜禽飲用水水質》 NY/5128《無公害食品肉牛飼養管理準則》 NY/5126《無公害食品肉牛飼養獸醫防疫準則》 NY/T5030—2006《無公害食品畜禽飼養獸藥使用準則》 NY/T5032—2006《無公害食品畜禽飼養和飼料添加劑使用準則》
三、產地質量要求
肉牛養殖基地(場)要遠離工業三廢污染區域,基地要遠離城市、公路和屠宰場,防止城市污水的污染和預防疾病的傳播。其環境條件應符合NY/T388的要求,青飼料種植地的重金屬含量要求要低于國家允許標準。
四、飼養管理技術 1、犢牛的飼養管理
(1)犢牛出生后,應立即清除口、鼻耳內粘液,斷臍,并排出臍內污物,然后用5%碘酒消毒,擦干牛體,進行稱重,犢牛出生后1個小時內,必須吃到初乳,喂量應不少于1kg。
(2)補料。犢牛生后10—15天,即可訓練采食精粗飼料,犢牛料可與4—5倍的青綠多汁飼料攪拌均勻后喂給。粗料應供優質青干草,讓其自由學習采食。
(3)適時斷乳。目前,提倡哺乳期90天左右,哺乳量500kg,日喂2—3次。采取逐步減少哺乳量的方式斷乳:第一月占總喂乳量的40%,第2個月占35%,第3個月占25%。
2、育成牛的飼養管理
(1)飼養技術。3—6月齡的育成牛,精料供給量應隨日齡的增加而逐步加大,到6月齡時可喂到2kg,飼養過程中,同時補給優質青干草和青綠多汁飼料,滿6月齡時,青干草喂量可達1kg,青飼料可達4kg;7—13月齡,瘤胃容積逐步增大,其采食量可達體重的7%--9%,這時,育肥??赊D入育肥舍進行育肥,生產母??赊D入母牛舍,飼養上以青干草為主,加大粗飼料供給量,限制精糧喂量,精料不超過3kg;進入妊娠初期,按一般水平飼養;進入妊娠中期,要適當提高精料比例;分娩前2—3個月,胎兒日益增大,胃容積受迫而變小,應減少青、粗料供給量,增加精料,每日可補精料3—5kg。哺乳期間,在保證精料供給的同時,加大優質青綠飼料的供給,提高產奶量。
(2)肉牛育肥
A、育肥肉牛要定時飼喂,每天喂3次,一般上午7:00—9:00時喂1次,16:00—17:00時喂1次, 21:00—22:00再喂1次。飼料以精、青、粗適當搭配,精料用玉米60%、豆餅15%、麥麩25%配成,青料以牧草為主,粗料以農作物秸桿青貯、氨化料為主。每頭牛日喂量為精料2—3kg,青飼料15--20kg,粗料5—6kg,應先粗后精再青,每頭牛1天補鹽30—50克,添加劑15—20克。在保證牛吃飽的同時,還要保證讓牛飲足清潔的水,每日飲水3次,一般喂料1小時后飲水,除冬季飲溫水外,其他季節可飲涼水。這樣,不僅肉牛育肥的效果好,而且還提高育肥速度和增加肉牛產肉量。
B、適時出欄。肉牛育肥3—4個月,體重達到500kg左右即可出欄,此時的肉牛肌肉豐滿,膘情良好,是出欄及屠宰的最佳時機,若此時不出欄,雖采食量增加,但增重速度明顯減慢。因此適時出欄可達到既降低成本又增加肉牛育肥的經濟效益。
3、疫病防治:提倡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除做好常規計劃免疫外,還應適時進行疫病監測,所用獸藥必須符合GMP標準,禁止使用麻醉藥、鎮靜藥、中樞興奮藥、化學保定藥及骨胳松馳藥,禁止使用過期淘汰藥品。
4、黃牛凍改
(1)發情配種。黃牛常年均有發情,但主要集中在夏秋,其懷孕期約280天,發情周期約21天,發情持續時間大約18個小時(1—2天),飼養母牛的農戶平時要細心觀察,到配種點后仔細向配種員陳述牛發情的時間,以便技術人員進行適時輸精。
(2)產后管理。母牛受胎后,農戶要加強管理,減少流產,給予優質干草、青草、塊根飼料和精料,適當增加母牛體重,保證胎兒的正常發育,每日要進行適當運動,母牛產犢后要得到合理的飼養與看護,在產犢前10—15天要有專門的人負責看護。產犢后對犢牛應給予適量補飼,搞好幼牛培育,才能更好地發揮改良效果。
(3)開展劣質公牛騸割,促進黃牛凍改工作的順利推進。
5、疫病防治
牛、羊常見的病有:口蹄疫、炭疽病、牛、羊消化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等。
執行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防治上采起預防為主防治的方針。在治療疾病過程中,所用獸藥必須符合GMP標準,禁止使用麻醉藥、鎮痛藥、鎮靜藥、中樞興奮藥、化學保定藥及骨胳肌松馳藥,禁止使用過期淘汰藥品。
(1)預防:做好傳染病疫苗的免疫接種,適時進行疫病監測。
(2)治療(幾種常見病的治療)
1、牛、羊口蹄疫的治療
牛、羊共患病處方中藥的用量均用牛的標準給出,羊的用量一般可用牛用量的十分之一計算。
牛、羊口蹄疫屬一類傳染病,一旦發生要本著早、快、嚴、小的原則聯防堵疫,輕癥宜局部外種處理,重癥抗血清中和毒素和強心補液。
[處方]抗口蹄疫同源血清40毫升。
用法:一次皮下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200毫升、10%安鈉咖30毫升,
用法:一次靜脈注射。
說明:酸中毒時加用5%碳酸氫鈉注射液,也可口服,結晶樟腦,每次50克,每日2次。
休藥期30天。
2、牛、羊炭疽病的治療
預防可用無毒炭疽牙胞苗12毫升,牛一次皮下注射,羊減半。
[處方1]抗炭疽血清20毫升
用法:牛一次靜脈注射,羊用3-6毫升,12小時后重復用藥。
青霉素40萬IU,注射用水20毫升。
用法:牛一次肌肉注射,羊用80萬IU,連用3-5天。 休藥期30天。
3、羔牛痢疾的治新療 [處方]土霉素0.2-0.3克
胃蛋白酶0.2-0.3克,加溫水30毫升,調后一次灌服。 青霉素40-80萬IU,鏈霉素50萬IU,注射用水10毫升。 用法:一次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用數日。 休藥期7-15天。
對病死牛、廢棄物等進行高溫消毒焚燒挖坑深埋等無害化處理,對廄舍、運輸路線、運輸工具等進行嚴格消毒處理,防止疫病擴散。
五、衛生廄建設技術要求
(二)牛舍建造的基本要求
1、牛舍面積一般在9-10平方米;門高1.8-2米,寬1—1.2米。2、牛舍內壁及地面建設要求。牛舍內墻四周需用水泥打1.5米高的貼角線,牛舍要求混泥土打底,有4—5度的坡度,并建好防滑線。
3、牛床。牛床是牛采食和休息的地方,應保溫不滲水,堅固耐用。成年牛每頭占牛床位置長約1.8米,寬1.3米,牛床由前向后應有2—3度的坡度。
4、拴牛欄。拴牛欄位于牛欄及飼槽之間,欄架用鋼管或角鋼制作,高度為1.4—1.5米,固定焊牢。
5、飼槽。飼槽位于拴牛欄前。飼槽底面必須高于牛床前沿0.2—0.3米,內空寬度0.5米,槽底建成弧形;飼槽上面要設供水管和閥門;飼槽兩端設排水孔。
6、喂料通道。喂料通道位于飼槽前面,通道寬1.5米。
7、排糞尿溝。糞尿溝最常見的是明溝,溝寬0.3—0.35米。為便于排水,應由中間向兩邊出水口(或一邊向另一邊出水口)有約6%的坡度,最淺處為0.05米,最深處不宜超過0.3米。
8、運動場。運動場應有1.5米的圍墻,面積可根據土地條件確定,有條件的可大一點,無條件有限的可小一點。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肉牛母牛的繁育以及肉牛犢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