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下巴腫是什么???怎么治最有效?
放線菌病是由牛放線菌和林氏放線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
牛放線菌引起骨骼的放線菌病,林氏放線菌引起皮膚和軟組織器官(如舌、乳腺、肺等)的放線菌病。
本病主要侵害牛,2-5歲的牛易感。細菌存在于土壤、飲水和飼料中,并寄生于動物的口腔和上呼吸道中。
當皮膚、粘膜損傷時(如被禾本科植物的芒刺刺傷或劃破),即可能引起發病。
年常見上、下頜骨腫大,有硬的結塊,致引起呈咀嚼、吞咽困難。
有時,硬結破潰、流膿,形成瘺管。舌組織感染時,活動不靈,稱木舌,病牛流涎,咀嚼困難。
乳房患病時,出現硬塊或整個乳房腫大、變形,排出粘稠、混有膿的乳汁。
防治方法
防止皮膚、粘膜創傷,不用過長過硬的干草喂飼。手術切除硬結。內服碘化鉀及用青霉素注射患部。
處方1
(1)10%碘仿醚或2%魯戈氏液 適量用法:傷口周圍分點注射,創腔涂碘酊。
(2)碘化鉀 5-10g用法:成牛一次口服,犢牛用2-4g,每天1次,連用2-4周。說明:重癥可用10%碘化鈉50-100ml靜脈注射,隔日1次,連用3-5次。如出現碘中毒現象,應停藥6d。....................................................................................
(3)青霉素 240萬IU鏈霉素300萬IU用法:注射用水20ml溶解后,患部周圍分點注射,每日1次,連用5d.
處方2
芒硝90g〔后沖〕 黃連45g 黃芩45g郁金45g 大黃45g 梔子 45g連翹45g 生地45g 玄參45g甘草24g用法:水煎,一次灌服。
處方3
砒霜15g 白礬60g 硼砂30g雄黃30g用法:共研細末,與黃蠟油混合,均勻地涂在紗布條上,塞入創口。
處方4
針灸穴位:通關。針法:放血。說明:也可火針腫脹周圍或火烙創口及其深部放線菌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