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主要疾病防治
來源:甘肅雄康牧業發布日期:2021-04-12 10:28:23點擊量:
牛的主要疾病防治
傳染病防治要點(一)肉牛傳染病的防治措施:牛傳染病發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共同特征是由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動物相互聯系而成。因此,預防和撲滅傳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則是:
1、查明和消滅傳染源。這是預防和消滅傳染性疾病的首要措施。平時要做好疫情調查,定期對牛群進行必要的檢疫,以便及時發現并消滅傳染源。對因傳染病死亡的牛,尸體要妥善處理。
2、截斷傳播途徑。不少疫病的病原體,可以在外界環境中生存一定時期并保持其毒力。因此,截斷病源的傳播途徑,是預防疫病發生的一項重要措施。由于疫病的種類和性質不同,其傳播途徑各異,應根據其具體特點采取相應措施。
3、提高機體抵抗力。這是防止疫病發生的根本措施。包括兩個方面,即加強飼養管理,提高機體的非特異性抵抗力,定期進行預防接種,提高機體的特異性抵抗力。
(二)免疫接種
在經常發生某種傳染病的地區,為了預防疫病發生,在平時應根據本地區疫病的種類、發生季節、發生規律、疫情動態及飼養管理狀況,制訂出相應的防疫計劃,適時適地定期進行防疫接種。預防接種常使用疫苗、菌苗、類毒素等生物制劑作為抗原來激發機體的免疫力。
(三)牛群檢疫
牛群檢疫是根據地方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運用獸醫臨床診斷學方法,以重點疫病為檢查目的的活體檢疫。在平時要對牛群經常進行觀察,并按當地的疫情定期進行必要的檢查,及時查出病牛,無法確診的采樣送獸醫防疫部門檢查。
(四)疫病診斷
及時準確的診斷是免疫工作的重要環節,不能立即確診的,應采取病料盡快送相關業務部門檢驗,在未得到結果之前,應根據初步診斷,采取緊急措施,防止疫病蔓延和擴散。
常用的診斷方法有:臨床診斷、流行病學診斷、病理診斷和免疫學診斷等。由于疫病的特點各不相同,這幾種方法有時需要綜合運用,有時則用其中一種或幾種。
(五)隔離封鎖
1、隔離:發生傳染病時,將病牛和可疑感染的牛與健康牛隔離開,以控制和消除傳染源,從而中斷流行過程。病牛應在徹底消毒的情況下,將其單獨或集中隔離在原來的圈舍、場院或偏僻場所,有專人護理、看管和進行治療。隔離場所應注意消毒,嚴禁人、畜隨意出入。糞便及其污染物應單獨堆積發酵處理??梢膳H簾o任何癥狀,但與發病牛及其污染物、環境有過明顯接觸,可能處在潛伏期,并有菌(毒)排出的危險,應在消毒后另地專人飼養管理,限制其活動,詳細觀察。同時應立即進行緊急免疫接種,或預防性治療,經2—3周不發病者,可取消其限制。
2、封鎖:當暴發某些疫病時,在隔離的基礎上,對疫源地區還應當采取封鎖措施,防止疫病由疫區向安全區傳播或健牛誤入疫區而被傳染,以迅速控制和就地撲滅疫病。
(六)消毒
1、牛舍的消毒:消毒牛舍、場地,一般常用10%—20%石灰乳劑,或1%—10%的漂白粉澄清液,或1%—4%的燒堿,一般每平方米用藥量為1升。
2、地面土壤的消毒:首先用10%的漂白粉,與表土混合后深埋處理。
3、糞便的消毒:選擇地勢高干并距住宿和水源較遠的地方,挖一長2米,寬和深約0.3米的十字溝,將樹枝、雜草、秸稈等與糞便裝入溝內,用濕泥封嚴,然后用木棒或竹竿從頂上向下插幾個孔,當糞便溫度升高到70℃以上,一些病原菌(毒)和寄生蟲卵就會很快被殺死。
4、污水的消毒:如污水量不大,可拌在糞便中堆積發酵。如水池、水井被污染,可根據不同情況予以永久或暫時性封閉,或進行化學處理,方法是每立方米水中加入漂白粉8—10克,充分攪混,經數日后方可啟用。
5、車輛用具的消毒:運送過患傳染病的?;蛞刹∨<捌涫w,糞便和產品原料的車輛,以及與之接觸過的用具,在徹底清洗之后,要用10%的漂白粉或2%—4%的燒堿溶液消毒。
上一篇:牛常見傳染病及緊急防控
下一篇:牛寄生蟲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