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常見病的防治
來源:甘肅雄康牧業發布日期:2021-04-12 10:39:34點擊量:
肉牛常見病的防治
(一)口膜炎口膜炎是口腔粘膜表層或深層的急性炎癥,大多數是因為飼喂不當造成的。如牛吃了粗硬尖銳的飼料或飼料中混有木片、玻璃、鐵釘等雜物,或吃了有毒植物、霉敗飼料所致。此外,也可以繼發某些傳染病。
典型癥狀為流涎,口膜粘膜潰爛,但應重視和口蹄疫的鑒別,口蹄疫多發于冬春季節,常于口腔內出現水泡,水泡潰爛后,表皮脫落,留下鮮紅色爛斑,此外,在蹄部、乳頭等處地可見水泡和爛斑。
治療時應先確診病因,飼喂干凈的優質飼料,注意飼料的加工調制,忌喂發霉腐敗飼料。然后用藥物治療,其方法為用2%的硼酸溶液、0.3%高錳酸鉀溶液或1%—2%明礬溶液沖洗口腔,然后涂碘甘油或紫藥水。全身體溫升高可注射抗生素治療。
(二)食道阻塞
食道阻塞是食團或異物突然阻塞于食道的一種疾病。主要是由于饑餓導致吃草太多太急,吞咽過猛,使食團或塊根塊莖類飼料未經咀嚼下咽引起。另外,食道麻痹、食道痙攣、食道狹窄等也可引起本病。
臨床癥狀為病畜突然停止采食,煩躁不安,口流大量泡沫,頭頸伸直,有時空口咀嚼、咳嗽或伴有臌氣。插入胃管時,胃管受阻,可確定阻塞部位。如頸部食道阻塞,可在左側食道溝處摸到硬塊。本病應和瘤胃臌氣鑒別診斷,特別是在非完全阻塞而胃管又能下送時要特別小心。
根據阻塞物的性質和部位的不同,可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①擠壓吐出法:適用于塊狀飼料所致的頸部食道阻塞。擠壓之前先通過胃管送入2%的普魯卡因10ml,石蠟油50-100ml,然后用手向頭部方向擠壓阻塞物,使阻塞物上移經口腔吐出。②直接取出方法:適用于咽部食道阻塞。用開口器將口腔打開并且固定,一人用手擠壓阻塞物使其上移,另一人伸手入咽,夾取阻塞物。③推進法:阻塞物在胸部食道時,可通過胃管先灌入2%的普魯卡因10ml,食用油50-100ml,然后用胃管緩緩推進阻塞物,將其頂入胃中。使用上述方法后,應視瘤胃臌氣程度,隨時準備穿刺放氣。
(三)瘤胃積食
瘤胃積食是以瘤胃積滯過量的飼料,導放瘤胃容積擴大,胃壁擴張、運動機能障礙的疾病。主要是采食過多或采食了易于膨脹的干料或難以消化的飼料引起,如果食后大量飲水,更容易誘發本病。有的是由于消化能力減弱,采食大量飼料而又飲水不足所致。
臨床癥狀為食欲、反芻減少或停止,鼻鏡干燥,出現腹痛不安,搖尾弓背,糞便干黑難下。觸診瘤胃脹滿堅實,重壓成坑,聽診瘤胃蠕動音減弱或消失。病程延長導致瘤胃上部積有少量氣體,全身中毒加劇,呼吸困難,肌肉震顫,臥地不起。
治療原則是增強瘤胃抵抗力,排除瘤胃積食,防止胃內異常發酵及毒素被吸收而引起中毒。具體方法為用10%氯化鈉溶液500ml與10%安鈉加溶液20ml混合,一次靜脈注射;或硫酸鎂500g、魚石脂30g,石蠟油1000ml加水一次灌服。當病畜脫水、中毒時,可用葡萄糖生理鹽水1500ml、5%的碳酸氫鈉500ml、25%的葡萄糖500ml、10%安鈉加20ml混合,一次靜脈注射。
預防上主要是嚴防牛偷吃精料,精料量不宜過大,更換飼料時應逐漸進行。
(四)瘤胃臌氣
本病為大量采食易發酵產氣的飼料如苜蓿、洋芋塊等,飼喂大量未經浸泡的豆類飼料及發霉變質的飼料所致。
臨床癥狀為采食后腹部急劇膨脹,呼吸困難,叩擊瘤胃緊如鼓皮,聲如鼓響 ,觸診有彈性,腹壁高度緊張。嚴重時可視粘膜發紺,四肢張開,甚至口內流延。病至后期,患畜沉郁,不愿走動,有時突然倒地,窒息痙攣死亡。
治療原則:排氣減壓,緩瀉、制酵、解毒。具體方法為將開口器固定于口腔,胃管從口腔直插入胃,上下左右移動,用力推壓左側腹壁,氣體即可經胃管排出。待腹圍縮小后,可將藥物經胃管灌入,即用石蠟油1000ml,魚石脂30g加水一次灌服;或用石蠟油1000-2000ml,植物油1000ml一次灌服;或用堿面60g(用水化開),加植物油500ml灌服。
(五)感冒
感冒是由于氣候突變,機體受寒冷襲擊而致的急性發熱性疾病。
臨床癥狀為病畜精神沉郁,耳尖鼻端發涼,鼻鏡干燥,體溫較高,食欲減退,反芻停止,被毛逆立,時間長者流濃稠鼻涕,糞便干燥,拱腰發抖,甚至躺臥不起。聽診肺泡呼吸音有時增強,伴有濕羅音,瘤胃蠕動音減弱。
治療可用30%安乃近或復方氨基此林20-30ml,青霉素80萬單位×5支,每日1次肌肉注射。對風熱感冒,可用生姜30g,蔥白250g,紅糖60g,銀翹解毒丸20丸,水煎一次灌服。
(六)氰氫酸中毒
某些植物如高梁、玉米的幼苗或收割后再生的幼芽中氰氫酸含量很高,牛食后可引起中毒。另外,牛誤食含氰化物的農藥也可引起中毒。
臨床癥狀為病牛突然發作,起臥不安,呼吸困難,流延流淚,感覺過敏、興奮,但很快轉為抑制,全身無力,肌肉震顫,體溫下降,嚴重者瞳孔散大,常伴有陣發性驚厥,最后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
治療可用10%的亞硝酸鈉20mL,加于10-25%的葡萄糖注射液300-500ml緩慢靜脈注射,然后再以5-10%的硫代硫酸鈉30-50ml靜脈注射。在治療中還應注射強心劑,維生素C和葡萄糖等。
(七)尿素中毒
尿素中毒主要是由于牛食入過量的尿素或尿素蛋白質補充飼料引起。
臨床癥狀為病牛出現大量流涎,瘤胃臌氣并停止蠕動,瞳孔散大,皮膚出汗,反復發作強直性痙攣,呼吸困難,脈搏快而弱,皮溫不均,口流泡沫。通常中毒后幾小時死亡。
當病牛發生急性瘤胃臌氣時,必須立即進行瘤胃穿刺放氣(放氣速度不宜過快)。停止供給可疑飼料,投服石醋油1000ml,以提高瘤胃氫離子濃度,阻止尿素繼續分解。靜脈注射10%葡萄酸鈣300-500ml,25%葡萄糖500ml。
(八)子宮脫出
此病特征是子宮、子宮頸和陰道部分或全部脫出于陰道之外,主要發生于老齡、瘦弱母牛在妊娠期間營養不良或運動不足時,改良品種胎兒過大,脫水過多等造成,子宮韌帶松弛也易引起此病。
當子宮完全脫出時,母牛弓背站立,舉尾,用力努責,常伴有排糞尿動作,無全身癥狀,只有通過陰道檢查才能鑒別脫出程度。子宮脫出時,子宮全部翻露于陰道外。
子宮部分脫出時,只需將牛飼養改為前低后高的地面,一般能夠自行復原,要防止繼續脫出或損傷,不必治療。對不能自行恢復的部分脫出或子宮全部脫出,均應整復。整復時應使母牛站立于前低后高的地面,然后用0.1%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清洗消毒,并輕而慢地剝離胎衣,如有大量出血不止或較大傷口時,應結扎或縫合。如果努責過強整復有困難時,應注射2-3%的普魯卡因10-15 ml,將尾椎硬膜外麻醉。整復后為防止細菌感染,可肌肉或靜脈注射抗生素類藥物,同時子宮灌注抗生素類藥物。如有出血可用止血劑。
(九)常見難產的助產
發生難產的原因很多,母牛個體小,產道狹窄,配種過早,產道損傷,瘦弱無力,不能產出胎兒。胎兒過大,畸形、死胎、胎位不正也會發生難產。
助產時手和器械要清洗消毒,防止感染。手術要盡可能做到母子安全,不得已時舍子保母,矯正胎位胎勢時須將胎兒推入子宮內進行;要使母體站立保定,墊高后軀,使胎兒的異常部位朝上方;須保持產道滑潤,可灌注水或涂抹油劑,要在母體努責時拉出胎兒。
四、牛健康狀況的觀察
(一)看精神:健康的牛兩眼有神,不時發出叫聲,表現出激昂的精神。
(二)看毛色:健康牛被毛光順,陽光下閃閃發光。
(三)看反芻:健康牛休息時便開始反芻,每天反芻8小時左右。
(四)看糞便:健康牛糞便濕潤成形,不干不稀。
(五)看鼻鏡:健康牛鼻鏡濕潤,形成水珠。反之,則說明牛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