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尾線蟲病
來源:甘肅雄康牧業發布日期:2021-04-10 11:07:18點擊量:
1. 病原及流行病學
病原為肺絲蟲,寄生在牛、羊和豬的支氣管里,成熟后產下蟲卵,咳嗽時可把蟲卵咳出,再咽入消化道,孵出第一期幼蟲后,便隨糞排出。牛、羊肺絲蟲幼蟲,爬到草葉上,牛、羊吃草時把它吃下而感染。豬肺絲蟲被蚯蚓吃入,在蚯蚓體內發育為感染性幼蟲,豬吞食了帶有感染性幼蟲的蚯蚓或由蚯蚓體內釋出的感染性幼蟲遭受感染。
2. 癥狀與病變
牛主要癥狀是頻咳、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食欲減退、可視黏膜蒼白、下痢等。特征癥狀是病牛將頭頸部伸向前方,張口伸舌,好像要吐出異物那樣連續不斷地咳嗽。
對肺絲蟲病死亡家畜剖解,可見肺表面稍隆起,呈界限分明的灰白色局限性隆起的氣腫區和暗紅色突變區呈,觸診時有堅硬感,切開氣肺臟,從可擠出大量泡沫樣液體及乳白色線狀蟲體。
3. 診斷
根據患病牛表現為咳嗽,體溫不升高,以及場地有蚯蚓出沒等特點,結合幼蟲檢查法在糞便、唾液德不孤分泌五種發現第一期幼蟲,即可確診。
4. 防制
(1)預防
保持牧場清潔干燥,防止潮濕積水;舍內最好鋪設水泥地面,運動場疏松泥土要夯實或還沙土,造成不適宜于蚯蚓孳生的環境。計劃性驅蟲,一般由放牧改為舍飼以后進行一次驅蟲,使其只安全越冬,在一月至二月初再進行一次驅蟲,以避免春乏死亡,驅蟲時集中牛群數天,以加強糞便管理。
(2)治療 左咪唑,按每千克體重8~l0mg喂服或肌注;丙硫咪唑,按每千克體重10~15mg喂服;甲苯咪唑:按每千克體重10-20mg,混在飼料中喂服;氟苯咪唑:按每千克體重30mg混飼,連用5d;或5g一次口服;阿維菌素或伊維菌素,按每千克體重0.2mg皮下注射。
病原為肺絲蟲,寄生在牛、羊和豬的支氣管里,成熟后產下蟲卵,咳嗽時可把蟲卵咳出,再咽入消化道,孵出第一期幼蟲后,便隨糞排出。牛、羊肺絲蟲幼蟲,爬到草葉上,牛、羊吃草時把它吃下而感染。豬肺絲蟲被蚯蚓吃入,在蚯蚓體內發育為感染性幼蟲,豬吞食了帶有感染性幼蟲的蚯蚓或由蚯蚓體內釋出的感染性幼蟲遭受感染。
2. 癥狀與病變
牛主要癥狀是頻咳、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食欲減退、可視黏膜蒼白、下痢等。特征癥狀是病牛將頭頸部伸向前方,張口伸舌,好像要吐出異物那樣連續不斷地咳嗽。
對肺絲蟲病死亡家畜剖解,可見肺表面稍隆起,呈界限分明的灰白色局限性隆起的氣腫區和暗紅色突變區呈,觸診時有堅硬感,切開氣肺臟,從可擠出大量泡沫樣液體及乳白色線狀蟲體。
3. 診斷
根據患病牛表現為咳嗽,體溫不升高,以及場地有蚯蚓出沒等特點,結合幼蟲檢查法在糞便、唾液德不孤分泌五種發現第一期幼蟲,即可確診。
4. 防制
(1)預防
保持牧場清潔干燥,防止潮濕積水;舍內最好鋪設水泥地面,運動場疏松泥土要夯實或還沙土,造成不適宜于蚯蚓孳生的環境。計劃性驅蟲,一般由放牧改為舍飼以后進行一次驅蟲,使其只安全越冬,在一月至二月初再進行一次驅蟲,以避免春乏死亡,驅蟲時集中牛群數天,以加強糞便管理。
(2)治療 左咪唑,按每千克體重8~l0mg喂服或肌注;丙硫咪唑,按每千克體重10~15mg喂服;甲苯咪唑:按每千克體重10-20mg,混在飼料中喂服;氟苯咪唑:按每千克體重30mg混飼,連用5d;或5g一次口服;阿維菌素或伊維菌素,按每千克體重0.2mg皮下注射。